传递生态关怀、讲好民族故事——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再见土拨鼠》观影活动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 时间:2024-05-16

传递生态关怀、讲好民族故事——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再见土拨鼠》观影活动


为进一步讲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宣传好云南青少年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建设成果,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5月15日下午17:00在第七街区芒果影城组织师生观看《再见土拨鼠》生态人文电影。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支部书记房千淇老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生团员共计40人参加本次活动。


该电影由杨程成导演指导,以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莫斯卡村为拍摄地点,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藏地高原宁静村庄的故事。电影的主要剧情围绕着小男孩群培和村民与土拨鼠和谐共生的日常生活展开随着一位外来商人带着现代产品进入村庄,群培被这些新奇物品所吸引,从而迷失了自我,甚至出卖了守护土拨鼠的誓言,与挚友白玛产生了裂痕,在经历了一系列内心的挣扎后,群培逐渐反省自我、坚定自我,从而与白玛重修旧好,共同踏上拯救土拨鼠的征程。

观影过程中,马院师生都被电影中展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所打动,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话题。电影中,群培和村民们与土拨鼠和谐共处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画面。而群培在电影中的成长和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童真。

观影结束后,马院师生纷纷表示,《再见土拨鼠》不仅是一部儿童片,更是一部全年龄段观众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佳作。这部电影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珍惜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时光,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再见土拨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深刻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谐的典范。作为祖国西南边陲重地,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睦邻友好,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各族儿女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更加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而努力奋斗。

学院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14楼    

电话传真: 0871-65916860   邮箱:marx@kust.edu.cn

Copyright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