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剑川县挖掘文化底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 时间:2023-12-27

大理州剑川县挖掘文化底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大理州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12-08

 

大理州剑川县立足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培根铸魂,以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根基,充分挖掘、整合县域内红色资源,精心打造以张伯简纪念馆、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史实馆、“四·二”武装暴动纪念碑等平台载体,设置2条精品红色教育线路,以“一位人物、一座古城、一个事件、一座丰碑”为重点,“四·二”武装暴动纪念碑等7处省、州、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支撑的“红色阵地群”,推出以“桑岭样本——各民族都是阿夫甲”等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旅游路线,生动呈现民族团结奋斗史、民族文化交融史和民族地区建设史,展现各民族多元一体、荣辱与共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汇聚起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强大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2023年,以张伯简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线路共接待游客1.82万人次。

文化浸润,以非遗传承彰显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鼓励扶持非遗、文创、文博衍生品、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持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全县木雕、布扎、石雕、土陶等83个非遗项目已成为增进各族游客中华文化认同的鲜活载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互嵌发展,以人文特质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剑川县各族群众具有勤勉、坚韧、崇文、雅逸的文化特质,家家门口挂有楹联,院内花木满园。在全县重要场所、主要路段、公共区域、旅游景区用剑川独有的文化和艺术集中展示反映祖国锦绣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视觉标识标牌、雕塑、石刻、书法、牌匾、亭台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遍布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在润物无声中让耕读思想言传身教,使俭朴坚韧的优良品行代代相传,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上取得创新发展。

学院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14楼    

电话传真: 0871-65916860   邮箱:marx@kust.edu.cn

Copyright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