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然研究员受邀为马原中心团队师生讲座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3-27

邵然研究员受邀为马原中心团队师生讲座

2025年3月26日下午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中心两个院级创新团队邀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邵然研究员为师生进行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主题为资本论》的哲学思想阐释”,讲座由纳雪沙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技术哲学等专业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邵然研究员强调对资本论》的哲学理解的整体前提要以为人类求解放为立足点。本次讲座主要围绕《资本论》与现代性批判、《资本论》的要点、《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三个方面展开。

在《资本论》与现代性批判的部分,邵然老师首先提出,什么是现代性?如何理解现代性?邵然老师指出,应该从三条路径: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进行理解,并详细阐述了韦伯、舍勒等保守主义,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现代性的问题,最后指出《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只是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马克思最成熟、最重要的哲学巨著。他为师生讲述了《资本论》的科学方法——分析综合、理论建构,以及这种科学方法如何贯彻在《资本论》的创作过程中。邵然老师指出,应该注意马克思在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逻辑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从“五篇计划”到“六册计划”的转变——雇佣劳动从“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三者并列到独立成册的背后的原因。

《资本论》的要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邵然老师主要讲解了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两个部分。《资本论》为何以商品开篇?回归文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讲座过程中,邵然老师介绍了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文本细节的一些争论问题的讨论情况,围绕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与货币本质、商品拜物教这几方面的内容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针对《资本论》的当代价值,邵然老师指出,《资本论》是关于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伟大著作。尽管《资本论》的某些具体结论在直接性层面上至今未被确证,但它仍然是“现实的历史”中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最真实表达。这是因为,资本批判的总问题始终没有被超越,资本逻辑仍然统治着世界、统治着这个时代。只要资本主义存在,资本主义本质关系及其基本矛盾就会存在,私有制以及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就会存在,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将不断扩大,经济危机将不断爆发,因而人类解放历程就不会停止,揭示资本主义神秘性和规律的《资本论》就不可能“退场”。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师生积极提问,与邵然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邵然老师耐心解答他鼓励师生认真阅读《资本论》及其手稿,从马克思文本中寻找分析现实问题的源头活水。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资本论哲学层面的理解,还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对西方哲学,特别是康德、黑格尔哲学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的重要性。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昆明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而且为我们如何理解《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视角和新维度。



学院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14楼    

电话传真: 0871-65916860   邮箱:marx@kust.edu.cn

Copyright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